媒体报道-k8凯发

高空抛物:悬在城市上空的痛

2019.07.30


 小区里安装的监控高空抛物摄像头。.jpg

小区里安装的监控高空抛物摄像头。

  高空抛物到底有多危险?相信大家都能够给出答案。问题是,我们都深知由此引发的系列风险和恶劣影响,但在防范措施上,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。

  现象

  近期多地发生

  高空抛物事件


  6月以来,多地发生高空抛物事件,让“头顶安全”这一社会问题,又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

  6月5日,江苏省昆山市首个安全示范区新江南社区内,一名4岁男童被一块从空中掉下的200斤重的钢化玻璃砸中身亡。


  6月13日,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一整块玻璃窗从天而降,砸中一名5岁男童,这名男童于事发3天后抢救无效去世。


  6月19日下午,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东宝路附近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伤人事件,一名女童被砸中,当即倒地失去意识。


  6月22日,深圳一名女子经过南山地铁站出口时,突然被高空坠下的不明物体砸中,女孩瞬间倒地,头部血流不止。


  事实上,在东莞,类似事件也不鲜见。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3月份发生在塘厦某小区的事件:家人带着3个月大女婴在小区散步,没想到楼上竟掉下一个咬过的苹果,刚好砸中女婴头部致其重伤。事情尽管过去一年多了,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。


  高空抛物到底有多大伤害?有数据表明:一个30克的蛋从4楼抛下来就会让人起肿包;从8楼抛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损;从18楼甩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;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。


  这种被称为“悬在城市上空的痛”,让大家都惴惴不安。广东臻善律师事务所主任邝子光说,结合东莞和其他地方发生的关于高空抛物的案件分析,从高楼抛下或者坠落的物品,各种各样,小到螺丝、纸碎、铁钉、苹果、瓷砖,大到烟灰缸、菜刀、砖头、窗户等,这些物品携重力加速度从高层坠下,受害人被击中后非死即伤,后果不堪设想。


  防范

  小区技术手段同步跟进


  杨理有一个女儿,夫妻俩都是公司白领,平时上班忙,没空照料小孩,只能由老人看管。“最近各地发生的高空抛物事件,让我们的心又绷紧了”杨理说,他所在的小区,都是高层建筑,虽然小区花园建设得不错,但为了保证绝对安全,他们告诫小孩放学后,尽量不要去花园玩。“一个小区几百户住户,谁都不能保证每个住户都有很高的素养,如果有人冷不丁从高楼扔下东西,刚好运气不好被砸中,你说怎么办?”


  这种担忧,虽然看起来有些因噎废食,但是作为业主,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规避高空抛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。


  邓光成自己做生意,这几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,但说到如何防范高空抛物时,他也一脸茫然。“毕竟每个公民素养不一样,高空抛物全靠大家自觉,似乎有点‘力小而任重’。”邓光成说,“在高层小区花园里散步,始终有种莫可言状的心理暗示,总担心头顶不安全。如果有钱能住进别墅里,这种安全感就会大很多。”


  高空抛物引发的系列问题,一如阳光下的尘埃,分外耀眼。如何防范高空抛物的行为,更如一堵墙,横亘在现实面前。不过,最近媒体报道的杭州市某小区的暖心行为,似乎为小区规避高空抛物找到一种新的解决之道。


  据媒体报道,浙江省杭州市某小区购置了47个广角摄像头,呈现60度至80度朝天仰拍,每个距离单元楼约10米。工作人员介绍,监控内容可存1个月,24小时可查看,且有特定角度,不会侵犯住户隐私。至今,这个小区未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。


  邝子光说,这种做法无疑值得推广。关于高空抛物,除了法律层面要做出明确约束外,在技术手段上,也要同步跟进。比如一些城市打造智慧小区,在高层建筑物的不同角度安装了一些高清摄像头,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这样做,一方面有利于取证,找出真正的侵权行为人;另一方面,可达到震慑和教育的效果,使小区居民注意自己的行为,否则将会承担法律责任。不过,他强调,在安装摄像头时,要注意不能侵犯住户的隐私,更不能泄露居民的个人信息。


  防高空抛物,要怎样的“楼主”


  灭火器械从天而降、鸡蛋苹果砸伤脑门、玻璃窗框擦肩而过……高空抛物问题正成为城市生活新的“隐忧”。有媒体和研究机构做过实验和测算:一枚50克的鸡蛋,从4楼抛下,会把头顶砸出肿包;18楼抛下,就能砸破头骨;要是25楼,可能致人当场死亡。


  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是新的“城市病”。随着人口越来越密、房子越建越高、城市建筑年龄越来越大,问题在加剧。当然“人”的因素更不容忽视。尽管住进了高楼,一些“楼主”素养却没有同步提高。检索中国判例文书网能发现,从2010年至今,与高空抛物有关的法律纠纷近千起,总体趋势在上升。总体看,三类群体值得关注。一是一些跟子女到城市生活的老人,在农村习惯了往家门外丢东西,住进高楼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,这是一个现代生活的适应问题;二是住进高楼多年的年轻人,有时抱着侥幸心理,趁天黑随手就把外卖、快递等生活垃圾往外扔,这是一个素质问题;三是“熊孩子”, 家长疏于管理,孩子不知轻重,挑重物向外抛的结果就是引发事故,这是一个教育问题。


  高空抛物问题的难处在于:你在明,它在暗,要有效解决,离不开法律、技术与道德层面的共治。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,高空抛物属于举证责任倒置,若造成人员伤亡、找不到“元凶”,一栋楼里的所有住户都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。也就是说,大家既是安全共同体,也是法律共同体。但总体而言,我国对于高空抛物的处罚多停留在道德谴责、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层面,“任性”成本低。反观一些国家,对此问题则要严格得多,即使高空抛物不造成人身伤害,也可能被视为“危害公共安全”,在民事赔偿上也会面临重罚重赔。


  当然,法律只是解决了一个如何惩戒的问题,如何做到更好地预防与监管呢?目前较好的经验是加装监控。比如,浙江杭州就有小区安装了47个防高空抛物监控,无论是否造成事故,都能精准“锁定”目标,起到了不错的防治效果。当然,这引发了一些争议,有专家认为,如果业主在自住之外的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,就超越了自身行使权利的边界,可能涉嫌侵犯楼上住户的隐私。换句话说,因随手一抛带来的治理成本、协调成本,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。


  高楼时代,人们面对更复杂的垂直空间、水平空间,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边界更加清晰。在电梯抽烟、便溺,电瓶车、自行车占据消防通道,易燃生活物品长期占用楼道等问题,都有待较真。如何帮助人们真正适应高楼时代?法律法规不能缺位,制度与教育也要在场。就拿高空抛物而言,能否加派小区保安增强看护力量?能否在高层建筑多的小区探索建立“楼长制”,加强巡楼力量?针对“熊孩子”屡屡犯事,家庭和学校都应当加强教育与管束。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一课,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体两面的,现代居住者的素养,确实需要从娃娃抓起。


  城镇化进程还是进行时,我们要有高楼,也要有更高素养的“楼主”。居住条件升级了,素质也应同步升级。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,少些高空抛物,让走过路过的人不再担惊受怕。



返回列表
网站地图